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 ——金桥股份“致敬我们的100年主题系列学习”
2021-04-22 发布:浏览次数:2094 次
第二期:掀起土地革命的风暴
南昌起义:石破天惊第一枪
90多年前,正当大革命如火如荼的时候,国民党反动派背叛革命、背叛人民,向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举起了血腥的屠刀。一时间,神州大地笼罩在腥风血雨之中,中国共产党面临被赶尽杀绝的严重危险,中国革命处于命悬一线的紧要关头。在严酷的斗争和血的教训中,我们党深刻认识到,没有革命的武装就无法战胜武装的反革命,就无法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就无法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无法改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
在极端危急的情况下,为了挽救革命,1927年7月中旬,刚组成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临时常委会毅然决定了3件大事:将党所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向江西南昌集中,准备发动武装起义;组织工农运动基础较好的湘、鄂、赣、粤4省农民发动秋收起义;召集中央紧急会议,讨论和决定大革命失败后的新方针。
1927年8月1日,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的领导下,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党所掌握和影响下的军队两万多人,在南昌城头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经过4个多小时激烈战斗,起义军占领了南昌城。
1928年4月下旬,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和湘南起义农军1万余人,陆续转移到井冈山地区,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在宁冈砻市会师。
“南昌城头的枪声,像划破夜空的一道闪电,使中国人民在黑暗中看到了革命的希望,在逆境中看到了奋起的力量。南昌起义连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以及其他许多地区的武装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开启了中国革命新纪元。”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南昌城头一声枪响,宣告中国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自那时起,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就英勇投身为中国人民求解放、求幸福,为中华民族谋独立、谋复兴的历史洪流,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了一起。人民军队历经硝烟战火,一路披荆斩棘,付出巨大牺牲,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胜利,为党和人民建立了伟大的历史功勋。
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
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走上江西井冈山,进行创建革命根据地、开展工农武装割据的斗争。
1927年11月,工农革命军攻占茶陵县城,成立茶陵县工农兵政府,这是湘赣边界第一个红色政权。1928年1月,工农革命军攻占遂川县城;2月中旬,打破了江西国民党军队对井冈山地区的第一次“进剿”。至此,井冈山根据地初步建立。
1927年10月至1929年1月,毛泽东经常在茅坪八角楼居住和办公,领导井冈山根据地革命斗争,并在此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
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在艰苦的斗争环境中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在井冈山,中国工农红军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也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遵义会议`: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红军开始长征后,推行“左”倾错误方针的中共中央领导人又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造成红军极大的牺牲。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等指导下,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灵活变换作战方向。从1月末到3月下旬,红军四次渡过赤水河。3月下旬,红军南渡乌江,佯攻贵阳。5月,红军渡过金沙江。至此,中央红军摆脱了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胜利。
资料来源:学习强国
选择题:
1、____年8月1日,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的领导下,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党所掌握和影响下的军队两万多人,在南昌城头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A、1925 B、1926 C、1927 D、1928
2、1928年4月下旬,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和湘南起义农军1万余人,陆续转移到¬¬¬¬____地区,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在宁冈砻市会师。
A、井冈山 B、潮州 C、海陆丰 D、汕头
3、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____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A、遵义 B、洛川 C、汉口 D、瓦窑堡
4、1927年10月至1929年1月,毛泽东经常在茅坪八角楼居住和办公,领导井冈山根据地革命斗争,并在此写下了________、________两篇光辉著作。
A、《论持久战》
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井冈山的斗争》
5、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____等指导下,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灵活变换作战方向。
A、朱德 B、王明 C、张闻天 D、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