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桥城市副中心250米新地标规划获批
2018-10-18 发布:浏览次数:0 次
日前,在浦东新区规土局和金桥管委会等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充分周密评估论证,由金桥股份紧锣密鼓推进的金桥开发区A单元17号街坊局部规划调整,正式获得上海市政府批复(沪府规〔2018〕202号文)。意味着金桥城市副中心核心承载区内,高达250米的城市新地标建设获得政府规划支持。此次规划调整是区域转型再发展,盘活存量土地、优化资源的全新探索。接下来,金桥股份将全力打造上海科技创新“第五中心”。
打造上海科技创新“第五中心”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第一次对上海提出了继打造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之后,“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工作要求。此后,“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上升到国家战略。
2014年底,金桥开发区内20.48平方公里片区被纳入上海自贸区拓展区,园区发展迎来新机遇。在上海2035新一轮总体规划中,金桥被进一步提升为上海市九大城市副中心之一,转型升级站上历史新阶。
金桥北区东片区为工业区,以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移动视讯、金融科技四大支柱产业为主导,西片区为碧云国际社区,是上海最有品位、最具特色、最富价值,配套最完善,最适合国际家庭居住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
作为张江高科技园区与外高桥保税区之间的重要连接点,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体系的重要一环,金桥地理位置,交通优势显著,是上海唯一一个具有良好产业基础的城市副中心。
规划前期评估建议,将金桥发展定位为浦东中部发展带北翼关键“链接点”,制造业创新的重要产业园,在承担金桥城市副中心1.5平方公里核心区公共中心的基础上,增设服务浦东为制造业发展提供支撑的专业中心,力争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第五中心”,城市副中心未来发展的“先启区”,极富发展潜力。
大都会华丽“转角”处遇见魔都250米“垂直社区”
“第五中心”项目地处浦东北部,金桥开发区新金桥路和金科路两条主干道交汇地带,上海大都市的华丽“转角”处,紧靠中环快速路,距陆家嘴中心区、外高桥海港以及上海迪士尼乐园的距离皆在 10 公里左右,紧邻碧云社区,以及周边金杨、浦兴、金桥集镇等多个以居住区,与城市重要功能板块的联系紧密,区位条件良好。北侧有轨道交通 9 号线,规划中有21号线,对外交通可达性将进一步提升。
项目所在17街坊,东至金科路,南至新金桥路,西至金藏路,北至浙桥路,总用地面积 11.48 公顷。
该街坊划分为17A和17B两部分。其中,17B-06地块即“第五中心”,高250米,容积率6.8,计容建筑面积为 11.64 万平方米。根据市政府批复,将结合规划方案进一步完成公共服务设施,公共通道与开放空间,以及生活平台、投融资平台与技术平台建设,同时涵盖图书馆、综合文化活动室、体育活动室等公益设施。
17B-05地块高30米,容积率0.62,建筑面积0.76 万平方米,包括集中绿地、园区食堂、高端文化、体育设施、综合型商业零售、休闲娱乐设施、培训机构等生活平台。
有别于传统的“平面社区”,“第五中心”规划引入了“垂直社区”概念,将工作休闲,科研、教育、交通等要素整合在社区模块中,通过叠加,实现了部分功能要素的共享,增加了建筑整体功能的兼容性和互补性,力争成为国内绿色、生态、节能高端示范项目。
新高度 新地标——挑亮城市天际线
规划通过城市天际线分析,250 米的金桥新地标“第五中心”将略高于金桥早期地标建筑新金桥大厦,与区域已有建筑群以围合之势形成空间组团,视觉通廊,相互呼应,共同勾勒出律动的城市天际线,展现金桥全新的城市形象界面。
根据城市设计研究,“第五中心”外形简约大气,富于现代特色,彰显金桥城市副中心活力和魅力。设计将通过独特的造型,削减高层建筑对临近道路城市空间的压迫感,形成舒适的街道尺度空间。在多个层面观景平台之上,登高远望,“魔都”美景将尽收眼底。
目前,项目市场调研和方案设计工作正进一步展开。方案设计将对标国际,充分借鉴新加坡纬壹科技城、法国索菲亚科技城,日本大阪 Grand Front 综合体等国际先进产业园区发展案例,力争打造“多元化、复合型、高配比”的公共、专业城市新地标。